银行业务有哪些分类
银行业务可分为四类: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1.负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筹集资金并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它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基础。包括主要的存款业务。
二。资产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各种方式运用资金获取利润的业务。包括现金业务、贷款业务和投资业务。
三。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不直接承接或形成债权债务,不使用自有资金为客户办理支付等委托事项,并向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包括:结算业务、代理业务、咨询业务、托管业务等。
4.表外业务: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包括在资产负债表内且不影响银行总资产和总负债的业务。包括:担保、金融衍生品业务(如远期外汇合约、货币互换、货币期货、货币期权、利率期权、股指、期货和期权等。).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有单一制、分支制、集团制、连锁制、银行控股公司制等。
1、单一制
单一银行制是指不设立分行,全部业务由各个相对独立的商业银行独自进行的一种银行组织形式,这一体制主要集中在美国。
2、分支制
在总行以外,普遍设立分支机构,分支银行的各项业务统一遵照总行的指示办理,总行只负责管理和控制分支行,本身不对外营业。单一制银行规模较小,经营成本较高,难取得规模效益;但是单一银行制富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内部层次较少,因而其业务经营的灵活性大,管理起来较容易。
扩展资料: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
1、从商业银行的发展来看,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英国模式,商业银行主要融通短期商业资金,具有放贷期限短,流动性高的特点。
2、即以较低的利率借入存款,以较高的利率放出贷款,存贷款之间的利差就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此种经营模式对银行来说比较安全可靠。另一种是德国式,其业务是综合式。商业银行不仅融通短期商业资金,而且还融通长期固定资本,即从事投资银行业务。
3、中国实行的是分业经营模式。为了适应中国分业经营的现时特点和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决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