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的保质期是怎样确定的
首先,在产品研发阶段,将终产品在3种条件下放置——常温(20度、避光)、光照和加速(温度70度,湿度60%)。其中,常温是完全模拟实际储存情况;光照是看光的影响;加速实验,是以1周代替实际1个月。
其次,分别取时间进度的25%、50%、75%、100%和110%的实验样品,进行感官评定、理化和微生物检测。例如,保质期6个月,那么常温条件下,1.5、3、4.5、6、6.5个月的时候,取样评定;加速条件下,1.5、3、4.5、6、6.5月的时候,取样评定。
最后,根据客户对产品感官要求的高低,采用不同的感官评定方法(消费者喜好测试、二三点法,等),测试结果合格即认为是通过(一般是风味、颜色、质地等)。
保质产品的保质期是指产品的最佳食用期。产品的保质期由生产者提供,标注在限时使用的产品上。在保质期内,产品的生产企业对该产品质量符合有关标准或明示担保的质量条件负责,销售者可以放心销售这些产品,消费者可以安全使用。
根据产品在市场上的铺货、物流等情况,考虑同系列产品的保质期和消费者认知方面,确定一个保质期。但是考虑到产品在市场上流通较慢,超市对上架产品的保质期要求,以及消费者看到保质期不长的食品,可能会犹豫购买等等因素,市场保质期可能会比较长,但不得长于国家的相关标准。
保质期到期日怎么算 保质期到期当天算不算过期
生产日期加上保质时长就是保质期的到期日。保质期,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保质期应从食品加工结束当日算起,并在生产厂内包装工序结束时加盖保质期限印记,不允许从发货之日和销售单位收货之日起计算。
例如,保质期为6个月的饼干,生产日期为2020年1月1日,过期时刻就等于2020年1月1日加上6个月,则过期时刻为2020年7月1日。
一般所说的“保质期”的概念可以分为两层意思:1、此期限内,食品完全符合标签上或产品标准中所规定的质量。现在产品保质期的表示多半以此日期为标准;2、此日期为最终货架期,在这个期限内,产品还能食用,但不能保证达到商品标注的质量,食品可能风味偏差。
食品保质期是由厂家制定的,并且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这样让人更放心。厂家根据生产的食品特性和测试结果进行确定,相当于企业针对产品对消费者给出的承诺。食品到期之后也可以食用,只是不保证食品与保质期内的口感一样。

